真需「藥」?國人年吞3億顆安眠藥

可以移置【好物分享 - 保健區】參閱

又失眠了嗎?現代人失眠者眾多,習慣服用安眠藥幫助睡眠,造就國人每年服用超過3.27億顆安眠藥的紀錄,若將其一顆顆排列,長度327公里,相當於一條中山高速公路。醫師表示,並非所有睡眠障礙的人都需要服用安眠藥,積極找出失眠原因,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和保健習慣,部分失眠者也能不藥而眠。


現代人睡眠困擾多,食藥署統計國人每年吃掉3.27億顆安眠藥,相當於中山高速公路的長度。

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國人每年安眠藥的使用量,發現民國99年3.04億顆、100年3.24億顆、101年3.33億顆、102年3.27億顆,藥用量驚人,凸顯出國人睡眠障礙的嚴重性。

安眠藥≠萬靈丹 3種失眠別「藥」了

不過,安眠藥不是萬靈丹!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毛衛中舉例3種吃安眠藥效果不佳的失眠類型,第一個是合併有焦慮症或憂鬱症等情緒症狀的失眠類型,若只吃安眠藥有治標不治本的問題,應先治療焦慮和憂鬱,才能徹底改善失眠。

第二個類型就像經常熬夜到半夜2點、隔天睡到早上10點的大學生,勉強早點起床會精神不振,誤認為有失眠問題。事實上,這是一種「日夜節律睡眠障礙」,年輕人太晚睡晚起或老年人太早睡早起,都是因大腦的生理節律被設定延後或提前所造成,此時服用安眠藥不僅無效,甚至有依賴的風險,醫師建議晚睡者可在早上曬太陽20分鐘、早睡者在傍晚照光,戴帽子,不戴太陽眼鏡,讓陽光光譜進入視網膜,刺激松果體分泌激素,有助於調節日夜節律,改善失眠。


毛衛中醫師強調,安眠藥不是萬靈丹,有些失眠的人,經睡眠習慣的改善和衛教,也能不藥而眠。(攝影/駱慧雯)

第3種類型則與大腦退化病變或藥物副作用有關,例如門診曾有68歲張老先生,常因作夢而清醒,且睡夢中會真實出現拍打或踢腿等動作,毛衛中醫師表示,這與俗稱的「鬼壓床」情況相似,患者多腦部病變合併罹患「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異常症」,好發於老年人或癲癇患者,另某些藥物的副作用也可能造成。這類型患者需正確治療,一般安眠藥通常無效。

安眠藥不藥?生活品質影響程度成判斷基準

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和保健對策,比吃安眠藥更重要。毛衛中醫師表示,睡飽不一定要滿8小時,若白天精神和生活不受影響,2至3天沒睡好、沒睡足也沒關係。而常有睡眠困擾者,平常養成不午睡或午睡不超過半小時、假日補眠不超過2小時、晚上少吃宵夜或油膩食物、睡前3小時不做激烈運動、睡前不喝酒和咖啡、睡前不上網或看電視等習慣,都有助於幫助入睡,改善睡眠品質。

不過,若睡眠障礙已影響生活品質,造成白天精神不振或功能缺損,經醫師鑑別診斷需服用安眠藥,患者也要瞭解藥物的特性,通常短效藥幫助入睡、中長效藥延長睡眠時間,作用略有差異,別任意服用他人藥物。此外,服藥後半小時藥效發揮,等待期間避免過度焦慮、擔心睡不著,或從事看電視玩手機等聲光刺激強烈的活動,以免造成干擾,加重失眠的症狀。

※ 文章摘取網路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